专注IPO上市财务规范落地辅导比企业更懂上市,比中介更懂企业
优成:新闻进行时,关注优成咨询动态,了解更多IPO上市资讯
公司动态
嘀嗒出行三闯港股市场
来源: 时间:2023-03-01

1

顺风车市场龙头再赴港上市


2月20日,港交所文件显示,嘀嗒出行(以下简称“嘀嗒”)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申请主板上市,中金、海通国际及野村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这已经不是嘀嗒第一次的尝试,早在2020年10月、2021年4月,嘀嗒就先后两次递表,均等到文件有效期失效还没结果,这一次申报,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前身为专注私人小客车合乘、车主和乘客顺路搭乘的“嘀嗒拼车”,2018年品牌升级为嘀嗒出行。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在2021年按交易总额及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嘀嗒出行在中国顺风车平台排名第一;
同时,按出租车搭乘次数计算,嘀嗒出行在中国出行平台中排名第二。

2

实现盈利的嘀嗒出行

根据招股书的数据显示,嘀嗒出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顺风车服务费,占比高达九成,其次为出租车服务费,此外还有广告及其他服务收入。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三季度,嘀嗒出行分别实现收入7.542亿元、7.806亿元和4.28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82.7%、80.9%和74.6%,始终维持在80%左右。
更让人惊奇的是,嘀嗒出行已经实现了盈利,报告期内,公司经过调整的净利润分别为3.433亿元、2.380亿元和6540万元。
早前老对手滴滴出行披露的业绩信息显示,2018年到2020年,滴滴净亏损超过350亿元。
究其原因, 作为出行信息的整合服务商,嘀嗒出行的商业模型始终是轻资产的业务模式:
不依赖大量资本投资或流量购买,不拥有或租赁车队车辆,不承担任何汽车拥有成本,也不需要向私家车主和出租车司机提供大量补贴。
这种轻资产商业模式,使嘀嗒以最小的增量成本来快速扩大业务规模,实现高于行业水平的毛利率。

3

嘀嗒出行也有亟待解决的问题


(1)利润逐年下滑
虽然毛利和营收表现都算不错,但嘀嗒出行也有亟待解决的问题。
简单轻量化的模式造就了嘀嗒出行的持续盈利。
但另一方面,单一的业务也使嘀嗒出行抗风险 能力不足。
从毛利表现看,公司的毛利率呈现逐年下滑趋势。
对此,嘀嗒解释顺风车业务毛利率的下降,主要是增加了对私家车车主的补贴以激励其提供服务,同时提升了顺风车出行保险的保额上限;
而对于智慧出租车服务,一方面是疫情原因导致出租车网约搭乘次数减少、营收下降;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将第三方服务成本分配至智慧出租车服务,导致成本增加;
此外,委聘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与广告主建立联系,也导致其广告服务毛利率下降。
(2)顺风车市场竞争对手林立
其次,嘀嗒的顺风车市场还面临着老对手们的围剿。
2018年,滴滴因为安全事件在全国下线了顺风车业务,同一年,高德也下线了顺风车业务。
在巨头缺席的这段时间里,嘀嗒迅速抢占市场,在2019年顺利拿下国内顺风车市场66.5%的份额。
但留给嘀嗒出行的时间窗口并没有持续太久。
曹操出行、哈啰出行等相继引入顺风车业务。
下线整改一年后,滴滴与高德的顺风车业务重新上线。
由于缺乏护城河保护,嘀嗒出行的极速扩张就此止步,在顺风车市场的份额快速下降。
在最新披露的招股书中,嘀嗒出行的市场份额已经由66.5%下降至38.1%。
(3)顺风车业务缺乏合规牌照
除此之外,嘀嗒出行面临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于合规问题。
中国顺风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并正在快速发展。
相关法律及法规通常适用于网约车服务,无法直接适用于其业务模式以及顺风车及智慧出租车服务。
例如,于2022年11月30日修订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网约车服务平台及该等平台上的司机需要取得若干执照及许可证,明确地将顺风车排除于规定的发牌制度之外。
嘀嗒出行也因缺乏适用于网约车服务的发牌制度相关的牌照,而不时收到地方执法部门的行政处罚。
2023年1月份,历时长达18个月整改的滴滴出行重新开放新用户注册渠道,并恢复了在各大手机应用商店的上架。
老对手卷土重来,嘀嗒能不能通过这次上市守住城池,将会是一大看点,网约车市场又开始了新的变数。

本文标签: IPO上市规划

相关资讯